关于公司股利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剩余股利政策
企业优先满足投资需求,将税后利润按目标资本结构留存,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该政策强调财务风险最小化与资本成本最低化。
固定股利政策
每年支付固定金额的股利,例如每年10万元。此政策可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但可能因盈利波动导致财务压力。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按固定比例(如净利润的30%-50%)分配股利。该政策平衡了股东收益与再投资需求,但股利波动性较大。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每年支付较低固定股利,在盈利较好的年份额外增加派现或送股。此政策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既传递公司经营信心,又保留资金用于投资。
股利支付方式 :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如送股、转增)、股票回购等。
股利政策与融资策略配合 :
高支付率政策(如固定股利支付率)可提升公司估值,辅助后续配股融资;
低正常政策可在盈利高峰期平衡投资者预期与资金留存。
美国 :上市公司多采用高支付率稳定股利政策,1992-1996年平均支付率约50%;
日本 :长期执行低支付率稳定政策,1992-1996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司平均支付率35%以下;
德国 :多数公司采用中间策略,注重财务灵活性与投资回报。
公司需根据所处行业、发展阶段、资本结构及股东偏好选择政策。例如:
成长型企业 :优先留存收益支持扩张,适合剩余或低正常政策;
成熟型企业 :可维持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以稳定股价。
综上,不同政策在风险与收益、资金使用效率及股东满意度上存在权衡,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