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留学的称呼,需结合历史时期和地域差异进行区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官派留学生
指清末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如1872年清政府组织的“留美幼童”(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民间自费留学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留学潮兴起,大量中国学生通过私人渠道或奖学金赴美、欧洲、日本等地学习,如容闳等早期自费留学生。
赴美幼童
特指1872-1875年清政府选派至美国的120名幼童,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留洋学子/留洋生
民国时期对赴欧美国家留学的学生的统称,强调海外学习身份。
官学生
清末民初对官派留学生的称呼,与私塾、书院教育形成对比。
奉天学子“留学”哈尔滨 :晚清时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派遣学生赴哈尔滨学习,属于中俄教育交流的特例。
留学范围扩展 :不仅限于欧美,还包括日本、香港、澳门等地,甚至短期交换项目(如“Study abroad”计划)。
综上,近代留学的称呼因历史阶段、地域及机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