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

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5-04-29 21:33:21

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通常涉及加法运算,核心在于理解“总数=部分数1+部分数2”的概念。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概念

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求“原来有多少”即求总数,需将已知的两部分数量相加。例如:

树上原有桃子数 = 采下的桃子数 + 剩余的桃子数

超市原有方便面数 = 第一天卖出的箱数 + 第二天卖出的箱数 + 剩余的箱数

加法的意义

加法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数量。例如:

原来苹果数 = 摘下的苹果数 + 树上剩余的苹果数(如14+5=19)

二、典型题型与解法

基础加法应用题

例:树上原有12个辣椒,又摘了6个,树上还有多少个?

解:12(原有) + 6(新增) = 18(总数)

多步骤加法应用题

例:超市原有23箱方便面,卖出23箱后还剩6箱,原来有多少箱?

解法一:23(原有) + 6(剩余) = 29(总数)

解法二:29(总数) - 6(剩余) = 23(原有)

实际生活情境

例:妈妈买了1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

解:15(总数) - 5(吃掉) = 10(剩余)

*注意:此题虽用减法,但本质是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与加法同属基础运算

三、易错点提示

混淆减法与加法

部分题目可能要求从总数中减去部分数(如5+8-2),需仔细审题。

忽略单位统一

确保所有数量使用相同单位(如全部用“个”“箱”等),避免计算错误。

四、练习建议

通过以下练习巩固加法应用:

树上原有7个桃,又摘了5个,共有多少个?(7+5=12)

超市原有45箱商品,卖出28箱后还剩多少箱?(45-28=17)

画图辅助理解:用小棒或水果模型表示数量合并过程

通过具体情境练习,学生可逐步掌握“求原来有多少”的解题思路。

温馨提示:
本文【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