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指农历的 十二月 ,具体解析如下:
腊月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位于正月初一与次年正月初一之间,属于冬季的末尾阶段。
祭祀活动
腊月得名于古代的“腊祭”习俗。周朝时期有“蜡祭”(统治阶级祭百神)和“腊祭”(劳动人民祭祖先)之分,至秦朝统一用“腊”替代“蜡”,故称腊月。
物候特征
冬季末尾气温降低,适合风干肉制品,因此也被称为“腊月”。
腊月还包含以下称谓:
冬祀:因祭祀活动多在冬季举行
涂月、季冬、末冬、残冬、暮冬、嘉平月等
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等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象征丰收与祈福。
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北方地区祭灶神,南方地区祭灶君。
年前准备 :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置办年货,营造节日氛围。
腊月作为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对时间周期的认知。其名称与祭祀、物候紧密相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