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铜材选择需结合材质特性、设计需求和预算等因素,以下是主要选择及特点分析:
黄铜(H系列)
含锌量3-13%的铜合金,硬度较高,适合制作灯体、灯罩等需耐用的部件。 - 常见牌号包括H59(57%-60%铜)、H62(60.5%-63.5%)、H65(63.5%-68%)等,其中H65及以上含铜量更高,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更优。
青铜(Q系列)
铜锡合金,硬度更高,多用于制造异形铸件或需要更高耐磨性的部件。
全铜(H65及以上)
含铜量≥65%的黄铜,综合性能最佳,耐腐蚀性、强度和可塑性均优于普通黄铜,适合对工艺要求高的设计。 - 市场常见牌号为H65、H70等,部分高端产品可能采用无铅环保厚黄铜(如智利斑岩铜矿材质)。
普通照明灯具 :优先选择H62-H65黄铜,平衡成本与性能。- 高端或特殊造型灯具 :推荐全铜材质(H65及以上),但需注意工艺复杂度增加导致成本上升。- 预算有限场景 :可考虑铜合金(如铁黄铜,但含铜量较低,需注意品质)。
纯铜的局限性
纯铜(100%铜)因硬度低、塑性强,无法满足复杂造型需求,且易氧化生锈,一般仅用于装饰性小件。 - 全铜吊灯的“全铜”名称可能包含其他合金元素(如锌),需结合材质证书确认。
表面处理
合金铜表面可做抗氧化处理(如镀层或涂层),但需定期维护。 - 玻璃灯罩等部件常搭配铝制边框或塑料灯座,需注意材质兼容性。
品牌与认证
优先选择有明确材质认证(如国标H65以上)的产品,避免使用含铅等有害合金的劣质材料。
综上,黄铜是灯具铜材的常用选择,全铜则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场景。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设计需求和预算综合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