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财务人员不守法的行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责任与制止违规行为
财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向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根据《会计法》第二十八条,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纠正违法会计事项。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如出纳与会计、记账与稽核人员轮岗,防止权力滥用。
建立健全内部审批和监督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确保财务活动合规性。
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对于轻微违规(如误操作),可采取警告、内部通报或经济处罚。
重大违规(如挪用公款、虚构账目)需解除劳动合同,并追索民事赔偿,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追责
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可责令限期改正、罚款(单位3000-5万元,个人2000-2万元)、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涉嫌犯罪(如贪污、职务侵占)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强化审计与监督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结合外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形成监督合力。
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降低违规风险。
提升法律意识
参加财务法规培训,熟悉新会计法条款,避免因无知导致违规。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异常财务活动及时识别并报告。
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不合理要求时,可向上级财政部门或审计机关投诉。
因违规行为受到不实指责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财务人员不守法需通过内部约束、法律制裁和监督机制共同应对。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财务人员需增强合规意识,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