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琴的诗句中蕴含心境的佳作,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琴声与自然意境融合
白居易《履道春居》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以琴声与自然景致呼应,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常建《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通过琴声与江月、江水的交融,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琴声与月色、竹林结合,展现隐士的孤寂与超然。
二、琴与心境的直接表达
白居易《清夜琴兴》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通过抚琴平心静气的描写,体现禅意心境。
王维《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借琴音表达对知音难寻的怅惘。
刘长卿《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以琴声反衬世态炎凉,流露出知音难觅的孤寂感。
三、琴与哲理思考
王之涣《琴瑟曲》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琴瑟比喻人生轮回,蕴含哲理。
杨洪基《琴心》
“有琴无弦怨无音,心独疏凉雨翻尘。”通过无弦琴表达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四、琴与隐士生活
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以琴为隐士生活的象征,体现归隐情怀。
楼钥《题孟东野听琴图》
“夜深以琴鸣,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疎星。”通过琴声与夜景结合,烘托隐士的清幽心境。
这些诗句通过琴声与自然、心境、哲理的交融,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对琴艺与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