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花儿含苞待放的诗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以桃花含苞待放的形态,象征青春与美好。
王维《赠裴十迪》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描述桃花李花含苞待放的青涩之美。
白居易《认春戏呈冯少尹等》
"柳初变后条犹重,花未开时枝已稠。"
通过柳枝与未开花朵的对比,展现早春生机。
宋代秦观《江城子》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斗新妆。"
虽未直接描写含苞,但通过花蕾与盛放的对比,隐含含苞待放的意象。
清代郑孝胥《樱花•其一》
"吐蕊含姿花愈澹,春风莫吹鸟莫啼。"
以樱花含苞的姿态,表现淡雅之美。
部分诗句(如《桃花溪》《大林寺桃花》)虽描写桃花,但重点在于盛放或春景,需结合具体诗句理解。
优先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诗经》《王维诗》),并注意诗句的完整性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