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账规则是规范财务行为、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制度,其核心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法性原则
报账行为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财务制度及相关规定,禁止任何违法操作。
真实性原则
报账凭证必须真实、合法、完整,严禁伪造、变造或篡改。
及时性原则
报账事项需在发生后的规定时限内完成,通常要求1个月内报销。
节约性原则
合理使用资金,避免铺张浪费,倡导厉行节约。
票据规范
报销凭证需包含发票、收据、银行汇款单等合法文件,且票据要素完整。
手续完备
需提交报销申请单、审批单、原始凭证等齐全文件。
金额准确
报销金额需与实际支出一致,杜绝虚报或漏报。
审批权限分级
万元以下支出由校长审批;
超过万元需经两位董事校长签字。
审批责任明确
实际支出人、审核人、分管领导需依次签字确认。
差旅费报销
市内交通费按实际消费报销,湖南省内60元/人/天,省外80元/人/天;
住宿费省内不超过150元/天,省外不超过180元/天。
专项经费管理
需单独申请,经校长或校领导审批后方可使用。
票据管理
票据需在有效期内(通常为当年或前一年);
真伪需提前查验,严禁涂改。
若发现虚假票据或违规操作,将追查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职责,并依法依规处理。
以上规则需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建议参考财政部门或教育部门发布的指导文件,确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