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票行业分类体系主要基于中国证监会的官方标准,同时结合市场实践形成多层次分类结构。具体分类如下:
19个大门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以下19个行业类别: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综合类
90+细分领域
在19个大门类下,又细分为90多个二级分类,例如:
制造业: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等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公司、热力公司等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
金融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上市地点
A股、B股、H股、S股、N股等
例如:A股包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H股指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
板块划分
行业板块 :按业务属性划分,如新能源、消费电子等
概念板块 :基于热点题材,如人工智能、碳中和等
地区板块 :如北京板块、长三角板块等
行业分类标准 :以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0%作为划分依据
动态调整 :行业分类每季度更新,涵盖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
投资建议 :不同行业受政策、经济周期影响差异较大,投资者可根据行业趋势制定策略
以上分类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化的行业分析框架,但需结合公司基本面、市场动态等多维度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