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以下股份类型通常需要限售:
股改限售股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原非流通股股份在股票复牌前及复牌后一定期限内(通常12个月)不得流通。
IPO限售股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形成的股份,在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通常12个月)及解禁后一定期限内(如6个月)受限流通。
定向增发限售股
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通常有1-3年不流通的锁定期。
股权激励限售股
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需满足公司业绩或服务年限等条件后方可解除限售。
国有股权转让限售股
国有企业转让上市公司股份时,需遵守《公司法》等法规,通常有1-3年禁售期。
其他限售股
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机构持有的股份,或个人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的未解禁股份。
时间限制 :如12个月、24个月等。
业绩指标 :部分股份需满足公司营收、净利润等财务指标。
流通股比例 :如5%、10%等。
H股原始股 :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后12个月内不得流通。
网下配售股 :通常限售6个月至1年。
以上内容综合了《公司法》《证券法》及交易所规则,具体限售条款需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