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需满足成本可靠计量且与未来经济利益相关等要求:
固定资产
包括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长期使用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例如,企业购置的厂房、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等。
无形资产
如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软件等,需满足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且成本可可靠计量的条件。
存货
特定情况下的存货(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在建工程、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可资本化,需与特定存货直接相关且成本可可靠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需能单独计量和出售。
建造合同成本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建设合同支出,包括土地成本、设计费用、施工费用等。
资本支出
购置、建设或改进资产的直接费用,如设备采购、厂房建设等。
开发支出
研发新产品或服务的费用,若项目成功则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
建设利息
资产建设期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需与资产构建直接相关。
资产改良费用
对资产进行改进、升级的费用,满足使用寿命和预期收益条件的可资本化。
资产确认条件 :需经过一年以上的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
费用资本化判断 :费用需与资产获取、建设直接相关,且成本可可靠计量。
例外情况 :土地成本通常不资本化(除土地出让金外),日常维护费用一般计入当期费用。
通过以上分类及条件判断,企业可规范资本化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资产价值与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