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自西向东旋转的地理现象,其产生的主要现象和特征如下: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轮流面向太阳和背对太阳,形成昼夜更替。例如,当某地处于白昼时,其相对位置转向远离太阳,进入黑夜。
时差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不同。每15度经度相差1小时,例如东经120度比东经90度早3小时。
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影响风系、洋流等自然现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观察者会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相对运动。
自转方向 :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自转周期 :
恒星日(相对于遥远恒星):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相对于太阳):24小时。
自转速度 :
平均角速度:7.292×10⁻⁵弧度/秒
赤道线速度:约465米/秒。
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形成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等地理现象,但四季变化主要由公转引起。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基本均匀,但实际速度会因地球形状和自转负载略有变化。
以上内容综合了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方向、速度及其引发的地理现象,涵盖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