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复试操作考核内容主要围绕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判断儿童发育是否正常,评估生长曲线图。
常见体征采集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的测量,皮肤、毛发、骨骼等外观特征的观察,以及神经反射(如巴宾斯基征)的检测。
体格检查技能
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脊柱和关节活动度检查等,要求操作规范、手法轻柔。
临床资料分析
考查对患儿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病因判断、鉴别诊断等。
诊疗方案制定
根据病例特点制定初步诊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等。
思维逻辑展示
通过病例讨论展示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可能涉及对复杂病例的拆解分析。
基础操作
如静脉穿刺、鼻饲、吸痰等,要求动作规范、配合度较高。
专科操作
包括心肺复苏(CPR)、气管插管模拟、新生儿抚触等,部分院校可能要求现场操作。
仪器设备使用
熟练使用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常用医疗设备。
综合素质评估 :通过问答环节考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
英语能力 :部分院校可能包含医学英文文献阅读或口语表达(如病例报告)。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院校的复试大纲,重点复习儿科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并通过模拟训练提升操作熟练度。例如《儿科护理学》中的免疫特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知识点可能成为面试或笔试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