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方法是企业制定商品价格时所采用的核心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每类包含多种具体方法:
以产品成本为基础,结合预期利润确定价格,主要方法包括:
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单位成本基础上加固定比例的毛利(如毛利率),公式为:
$$P = c times (1 + r)$$
其中,$P$为单价,$c$为单位成本,$r$为加成率。
目标利润定价法
以盈亏平衡点为基础,倒推价格以确保目标利润,公式为:
$$P = frac{F + TP}{Q}$$
其中,$F$为固定成本,$TP$为目标利润,$Q$为预期销量。
盈亏平衡定价法
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销售额,公式为:
$$Q = frac{F}{P - V}$$
其中,$V$为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定价法
以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定价,适用于产量较大时。
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感知为核心,主要方法包括:
理解价值定价法
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制定价格,需通过营销影响消费者感知。
需求差异定价法
针对不同市场细分(如顾客、产品式样、时间、地点)制定差异化价格,例如:
同一产品对建筑单位比普通用户定价低;
不同销售时间(旺季/淡季)调整价格。
逆向定价法
从消费者可接受的市场零售价出发,逆向推算生产/批发价格,常见于零售业。
习惯定价法
按市场长期形成的习惯价格定价,如日常消费品。
以市场竞争状况为依据,主要方法包括:
随行就市定价法(模仿定价法)
参考同行业平均价格或通行价格水平定价,适用于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
撇脂定价法
新产品上市初期定高价以快速回收成本,后期逐步降价。
渗透定价法
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常见于竞争激烈且需求弹性大的市场。
满意定价法
在成本、利润和消费者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兼顾制造商、中间商和消费者利益。
心理定价 :利用消费者心理(如尾数定价、声望定价)影响购买决策。
特殊行业定价 :如房地产采用成本加成、竞争价格或旧房定价法。
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市场环境及竞争策略灵活选择定价方法,或组合使用多种方法以实现最优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