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育人是通过财务工作实现教育引导的过程,旨在通过规范管理、专业素养提升和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具体路径和策略:
管理育人导向
以“服务为先、育人为重”为核心理念,将管理育人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通过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实现管理育人的常态化。
思想引领与团队建设
定期开展管理育人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提高职工政治站位和育人意识。
通过选树典型、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岗位育人价值挖掘
深入挖掘财务岗位的育人功能,如通过政策讲解培养规则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将日常工作与价值教育有机结合。
制度与流程优化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通过制度约束推动财务工作透明化、规范化发展。
例如,完善报销制度培养学生的合规意识,通过财务公开增强信任感。
财务监督与廉政教育
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真实透明,杜绝腐败问题。
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系统培训与实践
覆盖财务会计、税务法规、财务分析等领域的系统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通过企业实践、模拟案例等活动,增强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
持续学习与创新
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进修课程和行业研讨会,跟踪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
推广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
与企业和行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财务实践融入教学体系。
跨部门协作与价值传递
促进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财务信息共享机制,帮助非财务人员理解财务运作。
例如,通过财务数据分析为其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财务文化营造
在日常工作中融入财务价值观,如通过案例分析传递合规意识、通过团队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例如,开展“凭证美容师”等趣味活动,提升学生对财务工作的认知兴趣。
习惯养成与行为规范
从基础工作规范入手,如凭证整理、报表编制等,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财务素养和职业操守。
通过以上路径,财务部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标,培养具有规则意识、创新思维和责任感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