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核心方面进行概括:
年利率普遍超法定上限
高利贷年利率通常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部分甚至高达36%以上。例如,借款100元一年需支付36元以上利息,个别案例利率可达100%-200%。
复利计算加剧负担
部分高利贷采用复利计算方式(如“利滚利”),使债务呈指数级增长。若无法按时还款,利息会不断累积,导致债务难以偿还。
资金用途不当
高利贷资金通常用于维持奢侈生活或基本生活需求,而非用于生产活动。这种用途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循环,加剧社会经济负担。
剥削性质突出
利息来源主要依赖借款人的剩余劳动或必要劳动产品,且可能包含非生产性消费。例如,小生产者需用劳动成果直接偿还利息,而资本家则通过高利率获取超额利润。
利息来源双重性
高利贷利息不仅包含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可能包含部分必要劳动产品。这种双重性质使其剥削程度远超资本主义利息。
阶级压迫性
奴隶主和封建主通过高利贷压榨小生产者,维持自身奢侈生活。这种行为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期限短、催收严 :高利贷多采用短期借贷,且催收手段强硬,常伴随暴力或威胁。
法律风险高 :超法定利率的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易引发纠纷甚至犯罪。
综上,高利贷通过高利率、非生产性用途和双重剥削机制,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