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连就业形势呈现积极态势,但存在行业结构性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就业目标明确
全年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职业培训10万人次,目标与2024年实际完成量(13.4万人)基本持平。
政策支持力度大
通过“万岗计划”“双百日攻坚”等行动,精准帮扶失业人员9.4万人、困难群体1.2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新兴领域发展强劲
高端装备制造 :占招聘总量近25%,东北特钢、华锐重工等企业贡献24.8%岗位需求。 - 新一代信息技术 :岗位量增长19%,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需求激增。 - 新能源与新材料 :融科储能等企业电化学研发岗位年增超百个。 - 生物医药 :检验检测、化工研发等岗位持续扩张。 - 教育培训 :IT类师资缺口显着,企业急需“技术+教学”复合型人才。
传统制造业压力较大
受东北老工业基地影响,制造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但仍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
特定专业(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就业率高,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毕业生薪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低技能群体就业难度增加
缺乏技能或学历的求职者面临较大竞争压力,整体工资水平较低(月均900-1500元)。
区域发展差异
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区域就业机会集中,而部分传统产业基地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招聘活动丰富
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1000场,提供2.2万+岗位,涵盖金融、外贸、旅游服务等方向。
技能培训体系完善
职业培训覆盖10万人次,重点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匹配新兴行业需求。
综上,大连2025年就业环境整体向好,但需关注行业转型期技能匹配问题,同时加强区域就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