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鹿鸣”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古典诗词中的鹿鸣意象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以鹿鸣欢迎嘉宾,象征君臣和睦)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以鹿鸣反衬山林静谧)
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以鹿鸣与沙鸥呼应)
二、其他诗人的相关作品
许浑《姑苏怀古》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描绘姑苏古迹的荒凉与鹿鸣的孤寂)
罗炯《行县至浮查寺》
二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
(借鹿鸣追忆历史人物)
曹操《短歌行》(引用《诗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以《诗经》原句表达招揽贤才)
三、现代仿古诗与词作
郑燮《竹石》
翰林风骨自风流,笑看浮云意未休。若使龙孙曾伏枕,定教麋鹿卧当头。
(以鹿鸣象征高洁品格)
王士祯《题画》
石上鹿眠松下眠,白云深处有人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鹿鸣与征人思乡情绪结合)
注:鹿鸣在古典文学中多用于宴饮、迎宾或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如《诗经》通过鹿鸣歌颂礼乐之美,《短歌行》则借以喻指贤才。现代仿古作品则常结合时代语境赋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