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票面利息
国债作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核心收益来源于票面利息。例如,面值为1000元的国债若票面利率为3%,每年将获得30元利息收入。
利息再投资收益
投资者可将获得的利息再投入国债市场,从而获得复利效应。例如,每年获得30元利息后,若再以面值购买新国债,第二年利息将增加至30×(1+3%)元。
初级市场交易
国债在发行时通过一级市场销售,投资者以面值或溢价购买。若购买价格低于面值(折价),后续卖出时可能获得差价收益。
二级市场交易
记账式国债等可交易的国债在二级市场流通,价格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通过低买高卖操作,投资者可实现资本利得。例如,以95元购入面值100元的国债并持有到期,年化收益率为4.74%。
风险因素 :国债收益受利率波动、市场供需及通货膨胀影响。利率上升时,已发行国债价格下跌,可能导致资本损失。
收益率计算 :
持有期收益率 :考虑利息收入与买卖差价,公式为$$y = frac{c + (s - p)}{p} div n$$(其中c为利息,s为卖出价,p为买入价,n为持有年限);
到期收益率 :反映持有至到期的综合收益,公式为$$frac{债券利息 + (面值 - 现价)}{现价} times 100%$$。
综上,国债收益是利息收入与资本利得的综合体现,投资者需结合市场操作与持有策略优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