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炼企业中,以下几家在产能、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
东明石化(菏泽)
综合实力 :山东最大地炼企业,2020年营收1127亿元,位列山东省第二位,仅次于魏桥集团。
产能规模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00万吨/年,涵盖炼油、化工、物流全产业链,产品包括国VI汽油、高端沥青等。
荣誉 :连续多年位列山东民企前十,2023年营收超2000亿元。
利华益集团(东营)
综合实力 :年综合加工能力650万吨,涵盖石化、医药、纺织等多元化产业,利津石化为核心炼油主体。
产业链布局 :覆盖原油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2022年利税突破百亿。
京博石化(滨州)
产能规模 :年产能331万吨,聚焦高端润滑油、芳烃产业链,计划5年内建成6000座终端网点。
市场地位 :牵头整合全省地炼加油站,打造"中安石油"品牌。
东营 :以东明石化、天弘化学为代表,形成"原油进口-炼制-精细化工"闭环。
淄博 :金诚石化(456万吨)、汇丰石化(416万吨)主导,重点发展高等级道路沥青及丙烯衍生物。
潍坊 :鲁清石化(258万吨)等企业参与,覆盖炼油及化工领域。
东明石化 :以高品质润滑油、溶剂油闻名,产品通过国内外市场认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炼油厂 :淄博市属企业,拥有先进设备和技术,汽油、柴油等油品质量稳定。
产业集中度 :东营、潍坊、淄博、滨州四市集中山东70%地炼产能,形成"东密西疏"格局。
整合趋势 :约20%地炼已达成整合意向,单套常减压加工能力多在350万吨/年以下。
综上,山东地炼企业优势明显,既包含东明石化、京博石化等龙头企业,也有多个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选择时可根据具体需求(如油品质量、产业链配套等)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