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级会计实务中租赁相关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核心知识点:
租赁定义与分类
租赁需满足三要素:存在已识别资产、资产供应方转移使用权控制权、存在租赁期。
分类包括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售后租回交易,需根据控制权转移程度和租赁期长短判断。
租赁期确定
租赁期应从租赁协议生效日开始计算,包含初始直接费用摊销期。
初始计量
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
计算公式:
$$text{租赁负债} = text{未来现金流现值}$$
$$text{使用权资产} = text{租赁付款额} - text{可变租赁付款额} - text{租赁激励}$$。
后续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租赁负债,折旧或摊销额根据使用权资产和租赁期确定。
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可简化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承租人未违约时保证金退还、租赁期届满资产归还等。
经营租赁
直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不确认资产或负债。
融资租赁
资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或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租赁变更
包括范围变更、期限延长等,需重新评估租赁分类。
分拆与合并
单独租赁需满足使用独立性、经济利益可单独存在等条件。
合并时需区分租赁和非租赁部分,分别适用不同会计准则。
外币折算 :涉及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等的外币项目需按汇率折算。
非货币性项目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不产生汇兑差额。
承租人核心 :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折旧/摊销计算。
出租人核心 :融资租赁的会计分类与处理。
变化点 :2024年新增承租人违约后保证金处理等内容。
建议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学习,重点掌握承租人会计处理和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