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权益主要分为两类,具体构成如下: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其核心构成包括:
实收资本(或股本)
企业实际收到的股东投资总额,包括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
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溢价(投资者投入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资本折算差额(外币投资汇率变动)、接受捐赠资产等。
盈余公积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留存收益,用于内部积累或扩大再生产。
未分配利润
企业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可用于再投资或分配股利。
其他综合收益
包括外币汇率变动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
专项储备
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储备资金。
指企业对债权人(如银行、供应商)的债务,需履行偿还义务。主要项目包括:
应付账款 :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未付款项
短期借款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
长期负债 :如发行债券、长期借款等
应交税费 :企业应缴纳的税款
会计基本等式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其中,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权益与利润的关系 :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未分配利润是利润的留存部分。
权益的特征 :除减资、清算或分配股利外,无需偿还。
以上内容综合了《企业会计准则》及权威财务文献的定义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