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同步带选型需综合考虑传动参数、类型特性及应用场景,具体步骤如下:
传动比与功率
根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n₁/n₂)计算传动比,结合负载(F)、线速度(V)和工况系数(K)计算功率需求(P=F×V×K)。例如:线速度0.2m/s、中心距800mm、负载20kg时,功率约33.6W。
带轮尺寸与类型
带轮齿数 :小带轮齿数建议≥10,精密场景可选20-30齿;大带轮齿数=小带轮齿数×传动比。 - 带轮材质 :根据环境选择,如高温选耐高温材料,潮湿选耐腐蚀材料。
同步带类型
圆弧齿同步带 :传动平稳、噪音低、寿命长,适合高精度场景(如自动化设备)。 - 梯形齿同步带 :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低精度或高扭矩场景。
计算中心距与线节长度
实际中心距=标准中心距±(线节长/2),线节长=2×中心距+带长度。例如:标准中心距800mm,线节长1643.96mm时,实际中心距为878.5mm。
确定带宽与型号
带宽选择参考标准表(如bs系列),型号需匹配带轮尺寸和功率需求。例如:圆弧齿3M型号带轮,带宽选15mm。
环境与维护
考虑温度、湿度、油污等环境因素,选择耐油/耐腐蚀材料。优先选择提供定期维护服务的品牌(如盖茨),延长使用寿命。
避免过载 :确保同步带承载能力大于实际负载,通常按1.2-1.5倍安全系数选型。- 匹配带轮精度 :带轮与带齿贴合度影响传动效率,建议使用标准带轮组合(如旋转比1:1.1时,小带轮选40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