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与季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孟浩然《春晓》
寒食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王维《清明》(虽未直接用“眠”,但“欲断魂”暗示沉睡)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鸟惊寒各自飞,寒蝉凄切鸣寒霜。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以“寒蝉凄切”反衬沉寂中的微眠)
二、情感与心境
懊恼风流心一寸,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 —— 欧阳修《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 —— 张元干《水调歌头》
三、生活与哲思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 白居易《春眠》
瞬间春满园,风动百草眠。日长蝴蝶舞,时静鸟声喧。 —— 韩愈《春雪》(以“百草眠”展现春意)
旅人暂得眠,同在火炉床。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 元稹《旅眠》
四、边塞与军旅
睡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 高适《梦魂与君同》
独卧燕台灯影暗,冷霜无声湿罗衾。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棱。 —— 李贺《雁门太守行》(以“独卧”暗示孤寂中的沉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爱国诗人岳飞《满江红》(虽未直接用“眠”,但“空悲切”隐含失眠的悲怆)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出现“眠”字,但通过描写睡眠状态或相关场景,可引申为与“眠”相关的意境,如孟浩然的春眠、纳兰性德的孤寂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