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盈”的诗句,综合不同场景的描写,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形容女子姿态轻盈
李白《相逢行》:“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以落梅喻指女子的飘逸姿态。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通过燕子意象展现轻盈感。
王之道《朝中措·从来寒食半阴晴》:“海棠枝上,朱唇翠袖,欲斗轻盈。”以海棠花下的女子展现轻盈舞姿。
二、描绘自然景象的轻盈
郑思肖《寒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以菊花的清幽姿态体现轻盈之美。
释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通过春雨和春风的细腻描写,营造轻盈氛围。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以柳丝和春雨的绵长感表现自然轻盈。
三、表现动态轻盈感
姚述尧《如梦令》:“雅淡轻盈如语,碧玉枝头娇处。钩月衫凌波,仿佛湘江烟路。”通过人物动作展现轻盈飘逸。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山雨、松风等元素体现动态轻盈。
陈孚《江天暮雪》:“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衣。”通过渔夫的闲适姿态表现超脱轻盈。
四、借喻手法
李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以“误入藕花深处”的动态过程隐喻轻盈。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通过梅花的坚韧与飘零,反衬轻盈之美。
注:部分诗句如“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在多篇诗词中重复出现,其轻盈感已形成经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