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预警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涵盖投资决策、设备运维和能源消纳三个维度:
区域分级机制
根据风电开发建设及运行状况,将各省(区、市)分为红色、橙色、绿色三个预警区域:
红色预警 :暂停新增项目开发,现有项目暂缓核准;
橙色预警 :限制新增年度建设规模;
绿色预警 :消纳条件良好,风险较小。
预警指标体系
包含政策类(如补贴政策调整)、资源和运行类(如风速、功率波动)、经济类(如电网接入成本)等指标,通过加权平均确定预警等级。
实时监测技术
通过传感器(如超声传感器)采集风电机组振动、温度、电流等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异常模式,实现故障早期预警。
故障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故障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实时监测运行数据,提前识别潜在故障特征,降低维护成本。
消纳能力分级
根据电网接纳能力将区域分为绿色、黄色、橙色、褐色、红色等级:
红色预警 :无新增消纳能力,风险最高;
绿色预警 :消纳条件优异,风险最小。
弃风率监测
通过统计分析电网弃风率,当弃风率异常升高(如2019年甘肃、新疆地区达7%)时触发预警,督促企业解决消纳问题。
能耗强度预警 :针对重点用能企业,若能耗强度未达下降目标,可能触发政策干预;
海上风电专项预警 :针对海缆冲刷、基础沉降等风险,结合定期扫测和专业机构建议制定防控措施。
以上预警机制通过多维度监测与动态评估,旨在引导风电产业理性投资、提升设备运维效率、优化能源消纳结构,促进风电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