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处置方式是指股东或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对股权进行转让、变更或终止的行为,主要方式如下:
协议转让
股东之间直接协商确定转让价格和条件,需签订书面协议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司法拍卖/公开市场交易
通过法院拍卖或证券交易所等公开平台进行股权交易,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内部转让
公司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无需其他股东同意,但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股东以股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借款,质押期间不得转让或处置股权。若债务未履行,质权人可优先受偿。
公司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降低股东股权比例,需经股东会决议并通知债权人,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公司解散时,通过清算程序对资产进行处置,股权按比例分配给债权人或股东。
股权回购
公司或股东按约定价格回购股权,用于调整股权结构或市值管理。
增发新股
公司发行新股份,原股东股权比例被稀释,需履行法定程序。
合并或收购
通过企业合并或收购实现股权重组,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破产清算退出
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时,股权按破产法规定进行处置。
股权转让的特殊情形
向外部人转让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继承股权处理:通过协商、购买或转让等方式处理,需遵守《公司法》相关规定。
股权转让需遵守《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等法律规定,部分转让需股东会决议。
股权质押需办理质押登记,质押期间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清算时股权按资产优先级分配,优先偿还债务后分配剩余资产。
以上方式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并可能涉及税费缴纳和工商变更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