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及相关单位在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土地资源审计
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土地征收补偿与安置、土地出让及储备管理等环节的合规性与效益性审查。
矿产资源审计
审查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许可、资源利用效率及矿山生态环境影响等。
能源与水资源审计
涵盖能源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供水能力及水污染防治等专项内容。
森林资源审计
监督森林培育、采伐计划执行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情况。
污染防治审计
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专项审计。
生态保护审计
审查生态修复项目立项、实施及效果,评估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的影响。
污染物减排审计
监测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情况,评估减排措施的有效性。
资金征收与分配审计
审查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基金等的征收标准、分配程序及使用合规性。
项目资金使用审计
跟踪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如治水、固废处理)的预算执行、资金流向及实际效益。
绩效审计
评估资源环境政策执行效果及资金使用绩效,提出改进建议。
政策法规执行审计
审查国家及地方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包括政策体系完善性、执行有效性等。
责任主体履职审计
评估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履行情况。
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审计 :评估企业在资源开发中采用的技术水平及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信息系统审计 :审查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准确性及运行规范性。
资源环境审计需综合运用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及专项调查等方法,形成多维度的监督体系,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