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营级编制根据任务和装备类型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步兵营
传统步兵营由3个连组成,每连约120人,全营约500人。部分合成营可能包含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等类型。
坦克营
专门负责坦克部队的营级单位,编制人数与步兵营相近,但需配备坦克及相关后勤保障人员。
炮兵营
负责火炮部队的营级编制,人数规模与步兵营相当,需掌握火炮操作及后勤保障能力。
导弹营/空降营/电子对抗营等
依据装备类型划分,如导弹营负责导弹操作与维护,空降营执行空降任务,电子对抗营专注于电子战能力,编制人数根据具体任务调整。
独立营 :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通常承担战斗任务,编制人数约500人,营长一般为少校。
合成营 :取消团级建制后,部分合成旅下辖的营级单位,编制人数仍为500人左右,但可能整合更多职能模块。
连级编制 :每营下辖3个连(约360人),包含步兵排、火力排及营部保障人员。
传统营级编制以“五五制”为主,即每营500人,下辖五队(每队100人)。现代编制改为“三三制”,但营级作为基础单位的标准人数仍为500人,编制结构更注重职能整合与任务适应性。
近年来军队改革中,合成旅等新型编制出现,部分单位可能不再保留传统团级建制,但营级作为基础战斗单位的核心作用未变。
以上信息综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编制及历史演变情况,具体人数和编制可能因任务需求临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