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广泛,根据气候、种植季节和产量等因素,主要分布区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黄淮海平原
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省份,是中国最大的小麦产区,尤其是河南和山东产量居全国前列。
华北平原
涵盖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也是重要的小麦种植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包括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主要种植冬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北地区
主要为新疆,春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东北春麦区 :黑龙江、吉林及辽宁大部分地区,以春小麦为主。
北部春麦区 :河北、陕西长城以北及山西北部,种植面积较小但地势适宜。
西南麦区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种植条件多样。
春小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如黑龙江、新疆),一年一熟。
冬小麦区
包括黄淮海、华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70%以上。
黄淮海麦区 :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六省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80%以上。
长江中下游麦区 :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沿江地区,产量紧随其后。
中国小麦种植覆盖全国,以黄淮海、华北、长江中下游为主,同时兼顾西北春麦和东北春麦的种植。不同区域因气候条件差异,形成了冬小麦与春小麦互补的种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