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信用政策决策有哪些

信用政策决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30 12:54:45

信用政策决策是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核心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信用政策的核心要素

信用标准

企业设定接受客户的最低信用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信用标准包括客户的信用历史、支付记录、行业状况等。

信用期限

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长度。信用期限越长,销售额可能增加,但坏账风险也越高。企业需平衡风险与收益。

现金折扣政策

为鼓励客户提前付款,企业可提供现金折扣。例如,“2/10,n/3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享2%折扣,30天内全额付款无折扣。

收款政策

包括应收账款的监控、逾期货款的追索方式(如电话催收、法律诉讼)及坏账处理政策。合理的收款政策可减少坏账损失并维护客户关系。

二、信用政策决策流程

客户信用评估

收集客户财务报表、支付记录等信息,运用“五C”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条件、信用)进行定性分析,并计算风险系数。

方案设计与收益计算

收益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减去固定成本(如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成本 :包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利息、管理成本及现金折扣成本。

税前损益 :收益减成本,选择税前损益最大的方案。

方案选择与优化

通过差量分析法比较不同方案的税前损益,若差量收益大于差量成本,则选择该方案。需注意固定成本范围假设。

三、信用政策的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 :扩张期可能放宽信用政策以促进销售,成熟期则需收紧以控制风险。

市场环境 :经济繁荣时客户信用状况较好,反之需提高信用标准。

产品特性 :高价值产品可允许较长信用期,低价值产品需缩短信用期。

四、信用政策的监控与调整

企业需定期评估信用政策效果,根据客户信用变化、市场动态调整信用标准、期限及收款策略,确保政策与经营目标一致。

温馨提示:
本文【信用政策决策有哪些】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