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就业工作围绕稳就业、促创业、优服务展开,通过政策引导、岗位对接和技能提升等多措并举,推动就业质量与规模双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新增就业规模
计划实现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50万人以上,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500万人次以上,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重点群体就业
高校毕业生 :通过产业升级和创业扶持,预计新增就业30万人,支持1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退役军人与农民工 :开展专项招聘活动,推动陇东南地区劳动力与河西产业需求对接。
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通过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提供2800个岗位,达成401份就业意向协议。
产业带动就业
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养老托育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化,确保项目本地用工比例不低于30%。
推广“千村百户”产业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稳定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190万人以上。
创业与培训
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同时开展200万人次以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有培训意愿劳动者。
扶持创新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预计带动城乡就业50万人左右。
公共服务保障
实施“强县中增学位”工程,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万个,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给予一次性补助。
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行动,为1万人提供互助保障服务。
陇东河西协作 :通过线上线下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推动陇东南劳动力与河西产业对接。
绿色能源与产业升级 :依托绿色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带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甘肃省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9.9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6.6%。未来需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灵活就业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
以上信息综合了政府规划、月度活动及就业数据,体现了甘肃省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系统性布局与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