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类科目是会计核算中用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的重要科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营业收入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营业成本
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税金及附加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分别核算销售、管理和财务活动中的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因资产或信用减值导致的损失。
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营业外收入(如补贴、捐赠)和营业外支出(如罚款、捐赠支出)。
所得税费用
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本年利润
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或净亏损,余额在贷方表示盈利,借方表示亏损。
利润分配
企业对净利润的分配,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如营业外收入。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如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损失为负)+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为负)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不影响当期损益。
本年利润科目无余额,需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转入未分配利润。
以上科目共同构成企业利润核算的完整框架,反映了企业从收入到利润的实现过程及最终分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