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的影响可分为对进口国、出口国和第三国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份额被挤压
倾销商品以低于成本价进入进口国市场,直接挤压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阻碍相关产业发展。
市场秩序扭曲
低价倾销传递错误价格信号,导致国内企业无法准确判断市场供需关系,可能引发价格战或过度竞争。
产业保护压力
发达国家新兴产业产品倾销可能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形成贸易壁垒。
市场份额转移
倾销商品可能抢占出口国其他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市场。
消费者利益受损
出口国企业可能通过倾销弥补海外损失,但进口国消费者需支付更高价格购买替代产品,削弱其购买力。
国内竞争恶化
倾销引发国内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而进行非价格竞争(如降低质量标准),扰乱市场秩序。
市场份额下降
进口国因倾销商品价格优势减少对第三国同类产品的需求,导致其市场份额被挤压。
贸易平衡压力
第三国可能面临贸易逆差扩大或顺差缩小的压力,影响区域经济平衡。
反倾销措施成本 :进口国实施反倾销税等措施会增加企业成本,可能引发贸易战。
资源配置扭曲 :价格信号失真导致资源无法按比较优势有效配置,降低整体经济效率。
综上,倾销通过价格机制破坏市场均衡,需通过贸易政策(如反倾销税)进行干预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