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标识码是用于唯一标识教育机构的标准化代码,其具体定义和作用如下:
组成结构
学校标识码由数字组成,长度根据学校类型不同有所差异:
基础代码 :10位数字,包含地区编码(前6位)、学校类型编码(中间2位)和学校具体编码(后2位);
扩展代码 :15位数字,适用于高等学校,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中间2位为办学类型代码,后7位为学校具体编码。
编制机构
由教育部或授权机构统一编制,确保全国唯一性和稳定性。
唯一身份标识
类似于身份证号,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唯一标识学校,便于信息管理和统计。
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字段
在教育信息化系统中作为核心识别字段,关联学校基本信息、人员信息、教学任务等数据。
支持教育管理
用于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分类统计、资源分配、质量评估等管理活动。
官方渠道 :通过当地教育局官网或学籍管理系统查询;
联系学校 :咨询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或教育局客服。
代码具有稳定性,通常长期有效,但部分情况下可能根据教育管理需求调整;
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编码规则差异,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具体编码规则。
以上信息综合了教育部官方定义及教育信息化系统实际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