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润地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区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湿润区核心区域,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部、江南丘陵等地。该区域受季风气候影响显着,年降水量普遍超过800毫米,空气湿润,蒸发量相对较小。
青藏高原东南部
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属于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雨极”。该区域年降水量超800毫米,植被以森林为主,农业以水田为主。
山东半岛东部
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作用,年降水量达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植被以森林为主,属于湿润区。
东北平原东部
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长白山等地年降水量丰富,蒸发量较低,属于湿润区。
台湾省 :全境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属典型湿润地区。
海南岛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湿润特征显着。
我国湿润区范围较广,除上述主要区域外,还包括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等省份的部分地区。这些区域因地形、季风影响等存在差异,但均满足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条件。
以上划分综合了气候、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体现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