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背景的有限合伙人(LP)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主体,其特点和作用如下:
中央企业
如中国诚通控股集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局集团等,通过直接出资或联合设立基金参与投资。
地方国有企业
包括各地政府设立的产业引导基金,例如郑州市天使投资基金、青岛城投等,专注于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政府引导基金
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如国新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累计出资规模超7000亿元,是当前创投市场的重要支柱。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家电网等 :通过旗下子公司或专项基金参与股权投资,支持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
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 :设立母基金或引导基金,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融合。
市场化母基金
如鼎辉投资、益达资本等,虽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但常获得国资平台引导支持,管理规模超千亿。
产业专项基金
针对特定行业(如科创、新能源)设立,例如双百基金、科创基金,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聚焦前沿技术突破。
央企运营基金 :如国新国同基金,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基金 :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
国资背景LP在创投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参股LP出资占比达81.2%,且呈现从传统基金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型的趋势。未来,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深入实施,国资LP将更加注重投行思维和直投能力,进一步优化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