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画风》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个综合整理的教案框架,结合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等内容:
《画风》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课文,属于儿童文学类作品。文章通过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人分别用不同方式画风的经历,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蕴含了遇事动脑筋的道理。
知识与技能
会认7个生字(如“涛”“陈”等),会写4个字(如“飘”“动”等)。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以体会人物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理解“风”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柳枝摇动、红领巾飘扬、草浪翻滚、花瓣飘落)。 -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仿照文中的描写进行创意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兴趣,培养善于动脑筋、大胆想象的习惯。
重点 :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风的多变特性。- 难点 :
仿照文中的拟人手法进行创意表达,如“风藏在柳枝里”的隐喻。
情境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风的不同场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朗读训练法 :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语气和情感。- 创意启发法 :鼓励学生用“风躲藏”的视角进行续写或绘画创作。
导入新课
播放风声、柳枝摇动等自然音效,引导学生思考“风在哪里”。 - 展示柳树、红领巾、草地等与风相关的图片,引出课题《画风》。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指导认读与书写。 -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通过开火车读、小组竞赛等方式巩固。
精读与想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创意表达。 - 引导学生想象风的其他藏匿之处(如云朵、风筝),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续写。
拓展与创作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现象,用“风躲藏”的视角进行绘画创作。 - 举办“创意画展”,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总结与延伸
回顾课文,总结风的多变特性和小朋友们的创意。 -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果我能画出风”的短文。
生字词 | 课文重点句 | 创意提示 |
---|---|---|
柳树、红领巾、草地、花朵 | 风藏在柳枝里/红领巾里/草浪里/花瓣里 | 用拟人手法续写 |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和朗读技巧,还学会了用拟人化手法表达自然现象。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描写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