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查对账的核心流程可分为自查、核对、分析及报告四个阶段,具体操作如下:
凭证入账与余额核对
在与外部单位对账前,需确保所有经济业务已入账并结出余额,审查往来账余额大小及方向,重点关注异常明细。
明细账逐笔审查
逐笔浏览明细账借贷方发生额,检查摘要是否规范,核对对应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记录关键信息(如日期、金额、发票编号)。
账账核对
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余额及交易明细;
不同明细账(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间交叉核对。
账实核对
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
应收应付款明细账与债务单位对账。
余额差异分析
若双方余额不一致,计算差额并分析原因:检查未达账项(如银行转账延迟)、账户方向错误或重复记账。
发生额差异排查
分别核对借方/贷方发生额,通过分段核对(如按月/季度)定位问题,重点审查异常交易记录。
编制对账报告
根据核对结果调整账户余额,重新编制对账单并出具报告,明确差异原因及处理建议。
审计与存档
定期委托外部审计,确保数据准确性;对账单需妥善存档,建立管理制度便于后续查询。
注意事项 :对账流程通常在月末完成,使用财务软件(如畅捷通)可自动化部分操作,但人工复核仍不可替代。发现异常需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