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存货的流转主要涉及采购、入库、发出、期末计量及结转等环节,需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并采用科学方法。以下是关键要点:
成本构成
采购成本 :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合理损耗计入成本,非合理损耗(如自然灾害)计入当期损益。
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工时/机器小时等合理方法分配)。
其他成本 :特定客户设计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等。
特殊情形处理
投资者投入按合同约定价值(公允价优先)入账;盘盈存货按重置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后冲减管理费用。
计价方法选择
允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月末一次和移动加权平均)、个别计价法。
禁用:后进先出法。
适用条件:
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单价高、数量少或可明确区分的存货(如珠宝、房产)。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大量且单价差异不大的存货。
方法一致性要求
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变更需在附注中披露原因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采用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原则:
可变现净值计算
直接出售:售价 - 销售费用 - 相关税费。
需加工后出售:估计售价 - 加工成本 - 销售费用及税费。
结转步骤
确定库存数量及期末成本;
结转本期收入(含未收货款);
扣除本期存货成本,计算损益;
完成会计账簿记录。
特殊情况处理
存货报废需扣除价值并计入损益。
严格区分正常损耗与异常损耗,异常损耗需及时调整损益。
采用信息化系统(如ERP)实时监控存货周转,优化供应链管理。
定期盘点,确保账实一致,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