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其构成项目根据会计实务中的定义和计算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营业收入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和其他业务收入(如租金收入、投资收益等)。
营业成本
涵盖主营业务成本(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和其他业务成本(如其他业务活动的直接支出)。
税金及附加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税费。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促销费用等。
管理费用 :行政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折旧费等。
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
其他收益 :如政府补助、罚款收入等。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减值产生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损失 :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如股利、处置投资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处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
text{营业利润} = text{营业收入} - text{营业成本} - text{税金及附加} - text{销售费用} - text{管理费用} - text{财务费用} + text{其他收益} - text{资产减值损失} + text{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text{投资收益} + text{资产处置收益}
$$
核心与非核心业务的区分 :营业利润仅反映核心经营活动的成果,不包括营业外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和支出(如罚款、捐赠)。
利润表中的位置 :位于利润总额之前,是衡量企业核心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以上项目及公式,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