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5岁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需结合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及地区政策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 + text{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1% times text{累计缴费年限}$$
其中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 × 缴费基数指数(通常为0.6-3.0)。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text{(60岁退休)} text{或 } 170 text{(55岁退休)} text{或 } 195 text{(50岁退休)}}$$
例如:若按60%基数缴费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为4万元,则每月基础养老金为600元。
过渡性养老金 (仅限视同缴费年限)
计算公式: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 + text{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1.4% times text{视同缴费年限}$$
但当前灵活就业人员普遍不享受此部分。
按最低档缴费(60%基数,15年缴费)
月缴金额 :789元(2023年最低档)
累计缴费额 :14万元
退休后预估养老金 :约1539元/月(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按较高基数缴费(如60%基数,20年缴费)
月缴金额 :约10598元(部分地区)
退休后预估养老金 :约2500元/月(含基础养老金1600元+个人账户800元)。
缴费基数 :60%-300%的缴费基数会导致养老金差异40%-200%。
缴费年限 :每增加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约1元。
地区政策 :一线城市(如上海)的初始养老金可能接近2500元,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初始养老金为1000-1500元。
尽早参保 :越早缴费,退休后待遇越高。
提高缴费档次 :选择较高缴费基数以增加养老金。
关注补贴政策 :如“4050”人员可享30%-60%的缴费补贴。
综上,35岁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范围大致为1000-2500元/月,具体取决于缴费基数和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