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做出了显着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领域:
古城保护与修复
开封多次因黄河水患被淹没后重建,形成了独特的“城摞城”“地上悬河”景观。近年来通过编制市级黄河规划、实施滩区整治、宋都古城保护等12个专项规划,成功修复了历史遗迹,如大南门瓮城广场、内顺城道路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开封孕育了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等80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涌现出焦裕禄、包公、岳飞等历史名人,以及张择端、蔡邕等文化大家。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
近88公里的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新增绿植20多万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206个黄河“四乱”问题整改销号,实现“治黄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
水资源管理
推广取水许可电子证照,黄河水引用总量控制在5.5亿立方米以内。实施“一渠六河”工程和“十湖连通”计划,黑岗口引黄调蓄水库、黄河兰考段等获省级幸福河湖称号。
交通与城市更新
2021年推进古城墙贯通工程,实现321户搬迁、2070户签约交房,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并新增休闲场所。教育事业也取得突破,2021年上半年高考中取得全省文科理科双第一。
防洪与安全保障
改建93坝次险工控导工程、清淤891公里管网,提升防洪能力。建立“河长+三长”制度,整治环境问题158个,确保黄河安澜。
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
2022年签约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推动新能源、化工等产业升级,形成多元化经济结构。同时,历史文化旅游成为支柱产业,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区域协同发展
积极推动豫鲁毗邻地区协作,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民生工程与社会保障
实施住房保障、教育优先、医疗提升等政策,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显着提高。2021年上半年对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进行嘉奖,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历史文化旅游推广
通过“壮丽70年”发展成就展示、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文化消费。
总结 :开封在保护历史文脉与生态修复、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正朝着“世界历史文化名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