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拉动农村就业需从产业升级、政策支持、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包括:
发展特色农业与农村新业态
推广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通过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培育、品牌塑造等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将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就业载体,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托育等与农村环境契合的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财政与金融支持
提前下达乡村振兴资金,用于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对新兴产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场地补贴,降低创业门槛;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直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稳岗与就业补贴
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帮助企业稳定岗位;开展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精准培训体系
针对农民工、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结合企业需求制定课程,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
提升劳动者素质
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培训内容;支持农村电商、职业技能鉴定等提升劳动者综合能力。
优化就业服务
搭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整合产业园区、企业资源;发挥网格员、就业专干作用,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防返贫与动态管理
完善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将就业问题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导向;对零就业家庭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动态“清零”。
通过以上措施,2025年可有效拉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