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测试时间安排需根据产品类型、生产阶段及相关标准进行,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型式检验
新产品首次生产或工艺变更后、停产半年恢复生产时、国家质监机构要求时进行。
抽取4件样品,若光电性能不合格则整批判定为不合格,其他项目需加倍抽样复检。
出厂检验
每个灯具需经检验部门签发合格证明书后方可出厂。
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如亮度、色温)、安全性测试(如漏电、过热)等。
高温环境测试
高温运行测试 :将灯具置于60℃恒温箱中连续工作24小时,观察是否变形、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
高温冲击测试 :在60℃和250℃之间循环点灯/熄灯,检测耐热冲击能力。
低温环境测试
将灯具置于-15℃低温环境,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的0.9倍,连续工作24小时,检查低温下的电气稳定性和材料性能。
常温常压冲击测试
在25℃环境下进行点灯/熄灯循环冲击,要求测试后无漏电、不亮等异常现象。
温度循环测试
在-10℃至50℃范围内以1-5℃/min的速率循环变化,每个温度保持0.5小时,重复8次,检测温度适应性。
其他专项测试
老化测试 :模拟长期使用环境,持续点灯24小时以上,观察材料老化和性能衰减。
冲击测试 :通过继电器控制点灯/熄灯循环,模拟电网波动对灯具的冲击。
测试周期 :不同类型灯具周期不同,例如信号灯可能1天完成测试,而大灯需3天。
测试设备 :需使用恒温箱、调压器、万用表等专业设备,确保环境可控性。
通过以上分阶段测试,可有效保障灯具在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