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我国融资特点有哪些

我国融资特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30 18:52:22

我国企业融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核心特征,结合不同主体和渠道综合分析如下:

一、融资渠道与工具特点

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不足

我国企业融资仍以银行信贷(如银行承兑、商业承兑汇票)为主,2024年银行承兑规模达1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超60%。直接融资(如股票、债券)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长期股权融资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

银行承兑与商业承兑汇票应用广泛

企业常通过银行承兑(贴现率约80%-90%)实现资金循环使用,但需依赖银行信用评级;商业承兑汇票则通过关联企业间互开票据间接融资,操作灵活但需承担信用风险。

基金组织融资存在局限性

假股暗贷等基金组织手段多用于海外投资,国内企业采用时需改为中外合资或改变公司性质,操作周期长且风险较高。

二、融资难易差异

大企业融资困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仍显紧张

金融资源向大中城市和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因信用等级低、抵押物不足等原因,难以获得中长期贷款和股权融资。

县及以下地区资金匮乏

信贷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县乡出现新增贷款零增长或负增长现象。

三、融资成本与风险

成本结构特征

间接融资成本较低(如银行承兑贴现率约6%-8%),但需承担利息和担保费用;直接融资成本较高(如股权发行费用可达20%-30%)。

风险与信用依赖

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信用评级和抵押物,信用较差者易被拒贷;票据贴现需银行评估票据真实性。

四、政策与监管影响

金融体系偏向大型企业

现有金融工具设计多以大型企业为适配对象,中小企业需通过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融资。

监管政策的作用

直存款等违规操作受限,推动金融体系向服务中小企业转型,但效果仍需时见效。

总结

我国融资体系呈现“短期集中、长期短缺;大企业易得、中小企业难;间接为主、直接不足”的特点。未来需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工具(如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以及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温馨提示:
本文【我国融资特点有哪些】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