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存在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涉及传统高耗能行业和新兴产业。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过剩产能项目分类及具体情况:
钢铁行业
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80%,2014年新增高炉24座,年设计产能3500万吨,但粗钢产能仍持续增加。
电解铝产能过剩尤为严重,2023年产能达全球需求的197%,利用率仅44%。
煤炭行业
2011年产能超3亿吨,2022年仍有80%企业亏损,价格长期低迷。
水泥行业
2013年在建/拟建产能4.5亿吨,2019年产能利用率降至68.8%,库存高企。
平板玻璃行业
全国290条生产线,2023年出口量1.76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44%,依赖出口维持。
船舶制造行业
全球领先但接单量接近零,产能利用率不足。
光伏组件行业
2023年产能达全球需求的197%,利用率44%,价格大幅下跌,预计2025年见底。
锂电池行业
2023年产能为全球需求的153%,利用率61%,出口量占全球产量的37%。
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3年销量占全球的66%,产能利用率约61%,面临出口竞争加剧的挑战。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
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2023年新增装机量增速放缓。
电解铝 :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但产能过剩问题未根本解决。
水泥 :2012年淘汰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
风电设备 :2023年新增装机量增速放缓,产能利用率低于75%。
去产能目标 :2010-2012年淘汰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等落后产能。
行业整合 :部分行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能结构,但转型周期较长。
技术升级 :新能源行业依赖技术创新突破产能瓶颈,但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以上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未来需通过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政策引导实现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