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源地区专业模具钢的选择,需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技术水平和具体应用场景综合考量。以下是关键选择原则及建议:
硬度与红硬性
冷作模具:HRC60以上,保证耐磨性和表面质量
热作模具:HRC42-50,需抗热疲劳性能
注塑模具成型表面:需高硬度耐磨层,建议渗碳钢或预硬化钢
耐磨性
依赖碳化物分布和润滑条件,高硬度钢更耐磨,但需平衡成本
强度与韧性
冷作模具需高韧性防止脆裂,热作模具需兼顾强度与红硬性
加工性能
热处理变形小、切削性能好的材料可降低加工成本
注塑模具
型腔/型芯:高碳高合金钢或渗碳钢,确保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结构件:中碳碳素结构钢,满足强度和加工性
金属加工模具
热加工(锻造/挤压):热作模具钢(如P20、718),耐高温性能
冷加工(剪切/冷成形):冷作模具钢(如CR13V),硬度≥58HRC
其他特殊场景
耐腐蚀环境:不锈钢(如304/316),适合食品/医疗行业
高温环境:哈氏合金或高温合金,耐600℃以上高温
成本与寿命
预硬化钢(30-45HRC)短期使用成本较低,但寿命较短;高硬度钢寿命长但成本高
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平衡性能与成本
本地供应链
优先选择河源本地供应商,降低运输成本,但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技术支持与维护
选择可提供定制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厂家,延长模具寿命
注塑模具 :CR13V(高碳铬钒钢)
热作模具 :P20(碳素工具钢)
冷作模具 :718(镍铬合金钢)
建议根据具体模具类型和工况,结合成本效益分析,优先参考国家标准(如GB/T 7007)或行业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