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近年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转型、环境整治、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传统产业优化
峰峰矿区通过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推动向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新兴服务业转型。例如,华信特钢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专注高性能钢材生产;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和新能源环卫车项目落地,提升产业附加值。
产业链延伸与新兴产业培育
区域围绕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北部新区双引擎,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和旅游产业。响堂山风景区、药王谷等旅游项目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初步实现“矿区变景区”的转型。
“三清一改”行动
全面开展生活垃圾清理、秸秆禁烧、违建拆除及村庄绿化,累计清理垃圾2100吨,种植乔木林92017株、花灌草23220平方米,显着改善了农村环境。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实施“矿山变青山、浊水变绿水”战略,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天蓝了、山绿了、水净了。例如,邢峰公路改扩建后新增6车道,并配套绿化工程。
交通网络优化
完成“九路一桥”“七路一桥”等18条道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主城区路网架构,同时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累计修建水泥路657公里。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新区建设教育园区、医养园区,配套停车场1000余个,解决停车难问题;主城区新增200余个停车位及近300个非机动车停车点。
老旧城区改造
老城有机更新,20余个部门迁至新区,腾出7.7万平方米办公用地,并建设12个游园广场、13个星级公厕等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与社会保障
实施便民市场、垃圾收集处等民生工程,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提升群众获得感。例如,西固义乡穿村公路改扩建后,开通公交线路,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
峰峰矿区通过“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了从资源型城市到生态宜居区的跨越式转变。未来,区域将继续聚焦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